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光伏逆变器
6家中企入围Top10!2024年全球储能系统出货排名出炉
时间: 2025-03-05 16:22:57 |   作者: 光伏逆变器

  

6家中企入围Top10!2024年全球储能系统出货排名出炉

  全球储能产业在2024年迎来快速的提升,2月21日,InfoLink公布2024年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交流侧/直流侧)排名及相关数据。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为240GWh,同比增长60%以上。240GWh相当于每天有近660MWh的储能设备投入运行。

  再结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102GWh。经计算,我国储能出货量占比全球出货量的42.5%,已经接近一半,可以说中国储能市场目前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储能市场。

  在排名中,中国企业展现出巨大的竞争力,交流侧系统集成商Top10榜单中,中资企业占据6席,美系企业4席,形成两强对峙格局。

  前十名具体排名为,特斯拉、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Fluence、海博思创、远景能源、Powin、Nextera、阿特斯、山东电工时代。

  其中阳光电源以单季度逆袭特斯拉的表现稳居次席,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阳光电源与特斯拉的竞争比较激烈,前两个季度特斯拉巨幅领先,但后两个季度阳光电源持续发力,不断斩获来自中东、欧洲等地方多笔储能项目,连续两个季度出货量领先特斯拉,最后来到榜单第二的位置。

  阳光电源后半程的发力在其财务上能体现出来。2024年上半年阳光电源营业收入为310.2亿元,同比增长8.38%;纯利润是49.59亿元,同比增长13.89%。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499.5亿元,同比增加7.61%;纯利润是76亿元,同比增长5.21%。

  计算可知,第三季度阳光电源单季度盈利26.41亿元,虽然第四季度报告没出,但可以推测盈利也不低。

  阳光电源在公告中也表示,业绩如此之好离不开储能业务的爆发。半年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储能业务为阳光电源贡献了78.16亿元的营收,占总营收的25%,此外储能业务的毛利率高达40.08%。

  排名第三的是中车株洲所。据悉,中车株洲所是央企中国中车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轨道交通、新材料、电力电子器件和新能源等几个板块‌。其中,储能业务虽然在中车株洲所的所有业务中占比“小”且“新”,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其重要的业务领域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中车株洲所是近几年才发展其储能业务的,其储能业务在公司甚至都没有独立板块,隶属于综合能源事业部。但早在去年中车株洲所就以迅猛的姿态超过了国内储能系统出货量榜首储能黑马——海博思创,2024年同样保持领先。

  随后就是号称“储能集成第一股”的海博思创,资料显示,海博思创于2025年1月27日成功在科创板挂牌上市,2021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海博思创营业收入分别是8.38亿元、26.26亿元、69.82亿元和36.87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11亿元、1.77亿元、5.78亿元和2.82亿元。(详情可见预见能源此前文章《“储能集成第一股”海博思创今日科创板成功上市》)。

  随后还有阿特斯、远景能源以及山东工时代。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阿特斯以及远景能源其最主要的业务分别为光伏、风电,但从排名的出货量上可知,两家公司在储能上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至于山东工时代是一家集储能设备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新能源企业。资料显示,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宁德时代、北京索英合资成立。

  在直流侧战场,中国企业展现出绝对统治力,出货量前五名都是中国系企业。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精控能源、海辰储能、远信储能。

  据悉,宁德时代近日就斩获19GWh储能订单,该订单来自全球首个大规模“全天候”光伏储能千兆级项目,项目位于阿布扎比的Al Azeezah地区,这一个项目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光伏储能项目,将配备5.2GW光伏电站和19GWh储能电站,可提供1GW的“全天候”可调度电力。而宁德时代就担任其中19GWh储能电站中的首选供应商。

  另外,其实动力电池才是这两家的看家本领,根据2月24日,韩国电池和能源研究公司SNE Research发布的2024年全球储能市场、动力电池出货量数据榜单,宁德时代以41%的市占率再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稳居榜首,第二名则是比亚迪,市占率15%。

  而排名在3至5名的企业,名单相比较2024年上半年所有变化。上半年,第3-5名分别为海博思创、远信储能及南都电源,但在全年排名中,海博思创以及南都电源不见踪影,远信储能则由第四名下滑至第五名。

  值得关注的是,前五名企业当中,2024年TOP5直流侧厂商中有3家同时位列电芯出货前十,宁德时代、比亚迪及海辰储能均为储能电芯头部企业,这说明电芯厂商向下游渗透趋势明显。

  随着储能电池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各家电池厂商都在相互竞争,储能电芯也在竞争中由小容量到500Ah+、600Ah+大容量迭代,打破了此前前主流的71173尺寸,但如何让大容量电芯更快的走进市场是一个问题,从上面排名上看,电芯企业直接下场造储能系统是一个解决方法。

  除了上述企业外,近年来还有楚能新能源、瑞浦兰钧等慢慢的变多电芯企业也在正在加入储能系统集成领域,从公开资料上可以查询到这一些企业在这方面都获得了不少大订单,如瑞浦兰钧与JUNGWOO集团签署协议,将为其供容量不低于5GWh储能系统产品和2GWh储能电芯产品。楚能新能源也与意大利公司签订立1.5GWh的储能系统项目的订单。

  由此能预见,未来储能电芯企业将会打破储能系统集成的竞争局面。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