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发挥乘数效应
时间: 2025-03-31 06:53:41 |   作者: 解决方案

  传统码头不同的是,该码头的货物装卸、转运、堆放等,全部由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作为智慧零碳码头,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科学技术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要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

  随着大模型等关键技术不断突破,AI应用加速落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30日,全国已备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为197个,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占比分别为31%、69%,行业大模型涉及教育、金融、办公、政务和医疗等领域,并向传媒、家装、心理等更广阔的场景延伸。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多样化应用场景不断涌现。那么,“人工智能+”如何发挥乘数效应?

  工业与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是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产业赋能,这是一种解决传统产业实际问题和挑战的思路。一方面是用算法和数据的思路去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是将算法、数据和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结合起来,形成智能化的产品,服务发展大方向。

  “人工智能,强调技术本身;‘人工智能+’更侧重与行业、场景的融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魏凯认为,“人工智能+”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与制造、医疗、教育、交通、农业等领域深层次地融合,创造出新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从而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结构变革。

  从“人工智能”到“人工智能+”,新业态逐步形成。无人驾驶技术加速迈向L3阶段,一键泊车、辅助驾驶等功能逐渐成熟,汽车智能化引领出行变革;电子商务平台运用AI实现智能选品、购物推荐和数字人7×24小时直播“带货”;无人机集成高精度测绘、巡检飞行、云端建模等功能,实现电网、能源、农林等行业无人值守,展现了AI的作业价值。

  如今,“人工智能+”通过整合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先进数字技术,凭借全面连接、信息共享、上下联动、资源整合等优势,深度激活行业“脉络”,对重塑工业体系、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支撑效应逐渐显现。

  赛迪研究院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2035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望为全球贡献近90万亿元的经济价值,其中中国将突破30万亿元。

  “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活跃,产业体系完备,具备支撑全行业应用的良好基础。”魏凯表示,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大范围的应用人工智能,能够给生产力带来飞跃,这是新型工业化的内在需求。要做好“人工智能+”的行动,找到具体的切入点,加强技术创新,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升级需求紧密结合,赋能千行百业。

  在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1000多个标准集装箱在码头完成装卸作业后,驶往东南亚地区沿海港口。 与传统码头不同的是,该码头的货物装卸、转运、堆放等,全部由人工智能技术实现。…

  人民网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黄盛)为规范期货公司互联网营销活动,指导期货公司合规有序展业,更好保护期货交易者合法权益,证监会日前起草了《期货公司互联网营销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管理规定》提到,期货公司开展互联网营销活动,不得与别的业务混同。…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返回列表